Skip to content

ICT百科

通信与信息领域内的知识性网站

Menu
  • 首页
  • AI与算力
  • 光纤
  • 无线移动
    • 3G
    • 5G
    • 4G
    • xRAN
  • 6G
  • 光通信
    • WDM
    • PON
  • 交换路由
  • 半导体
  • 光器件与模块
  • 核心网
  • 原理
  • 物联网
  • 云计算
  • 通信人物
  • 设计与工程
  • 科谱
  • 通信百科文库
  • 通信企业
Menu

什么是去胶液,怎么选择?

Posted on 2025-02-102025-02-10 by ICT百科

通常,光刻胶只是用作构建图形步骤中的临时掩膜。因此,光刻工艺的最后一步通常是需要去除光刻胶,我们称之为去胶或者除胶。并且对去胶过程的要求是:迅速去胶且没有残留,对衬底以及沉积在上面的材料无损伤,因此这并不是很容易实现的步骤。

半导体光刻胶去除工艺,一般分成两种,湿法去胶和干法去胶。这里我们称用于去除光刻胶的溶剂或者溶液为去胶剂或者去胶液、除胶剂,lift-off工艺中我们也称之为剥离液。

那么,去胶液都有哪些种类呢?其去胶原理又是什么?今天我们就先来聊聊常见的湿法去胶液,它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碱性去胶液

光刻胶主要由有机聚合物构成,含有大量的酯键、醚键等化学键。在碱性环境下,这些化学键会被断裂,从而使光刻胶分子分解。当光刻胶分子分解或分子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其在碱性去胶液中的溶解性会显著提高,进而被溶解并从晶圆上清除。

此外,光刻胶中还含有某些酸性部分,例如酸性光引发剂,在碱性环境中,这些酸性部分会被中和,进一步破坏光刻胶的结构。常用的碱性去胶化学品有KOH和NaOH,它们性能强劲,去胶速度快且成本较低。不过,这类去胶液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钠离子和钾离子是常见的可动离子污染源,会对芯片制造产生不利影响。

酸性去胶液

酸性去胶液通常采用浓硫酸或浓硫酸与双氧水的混合溶液。当硫酸与过氧化氢结合使用时,会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硫酸氢根(HSO₄⁻)和羟基自由基(OH·)。这些氧化剂能够氧化光刻胶中的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更易溶于水的低分子量化合物。同时,羟基自由基还能引发光刻胶聚合物链的断裂,进一步降低其分子量。然而,酸性去胶液也有其局限性,它对下层金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能够除去多种金属,因此只能在特定领域使用。

溶剂型去胶液

溶剂型去胶液的去胶原理主要基于溶剂分子的扩散作用。溶剂分子会渗透到光刻胶层中,通过物理吸附与光刻胶分子相互作用,逐渐进入光刻胶的网络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溶剂分子与光刻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逐渐增强,导致光刻胶分子之间的化学键逐渐断裂。由于溶剂对光刻胶分子的溶解作用,光刻胶的交联网络结构会被逐渐破坏,最终使其结构疏松并完全去除。这种去胶液的优点是温和,对晶圆无损伤,但缺点是去胶速率较慢,且易挥发。

混合型去胶液

混合型去胶液是将上述三种去胶液的优势进行整合而成,通常是将碱性去胶液与表面活性剂相结合。这种混合型去胶液既弥补了溶剂型去胶液去胶速率慢的不足,又解决了碱性去胶液对底层金属造成伤害的问题。不过,要使碱性溶液与溶剂能够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并非易事,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分层的现象。

最后,不同的去胶液各有优缺点,就像不同的人一样,没有完美的去胶液。在实际应用中,只有充分发挥去胶液的优点,尽量规避其缺点,才能选择出合适的去胶液,确保芯片制造过程的顺利进行。

Category: 半导体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 有问题就有答案,点击提问 →

博主
李东霏
【香农信息技术研究院】

标签

4G 5G 5G NR 5G前传 5G承载 6G 50G PON 400G 800G DWDM F5G FDD FlexE G.654E G.709 GPON ISI LTE MIMO MPLS ODN Open RAN OSNR OTN PON ROADM Segment Routing SPN SRv6 TDD WDM 光与技术 光模块 光纤 区块链 华为 参考信号 同步 天线增益 数据中心 波长 相干技术 空芯光纤 诺基亚 路由器
您尚未收到任何评论。

友情链接:通往ICT之路文库,大功率电源培训,

© 2025 ICT百科 | 蜀ICP备2020035321号-1
微信支付
请使用 微信 扫码支付